• <pre id="r6cyb"></pre>
    <track id="r6cyb"></track>

  • <track id="r6cyb"></track>

    歡迎訪問黃岡市總工會網站!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文件匯編

    黃工發[[2016]6號――關于轉發《關于在全省工會系統開展“萬名工會干部進萬企幫萬戶”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來源:本站 時間:2016-04-05 00:00:00 瀏覽量:

     

     

    黃工發[2016]6號

    關于轉發《關于在全省工會系統開展

    “萬名工會干部進萬企幫萬戶”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總工會,黃岡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工會,市直各局(系統)工會、基層工會:

     現將省總工會《關于在全省工會系統開展“萬名工會干部進萬企幫萬戶”活動的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貫徹落實。

    按照省總要求,市總工會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市總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全市工會“三萬”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市總辦公室、生活保障部牽頭,組織宣教部、財務部、民管法工部、經濟技術部、女工部、幫扶中心參與日常工作),具體負責活動的總體規劃、統籌協調、組織實施、督辦落實和總結表彰等日常工作。同時,建立市總領導分片包干縣(市、區)和市直單位聯系點制度。各縣(市、區)總工會、黃岡高新區工會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明確工作專班,切實形成推進活動有力有序有效開展的工作合力。

    各級工會要迅速啟動、及時部署,把握時間節點,開展好“三萬”活動。要做好融合、協調、共享工作,統籌兼顧,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要將本次“三萬”活動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會工作“去四化、凸三性”相結合;與“互聯網+服務職工體系”建設、相關信息錄入、比對工作相結合;與和諧企業創建工作、“職工愛企業、企業愛職工”活動相結合;與深入開展小額貸款、醫療互助、金秋助學等服務職工載體相結合;與已經開展的農村精準扶貧的作法、經驗相結合;與黨委聽取工會匯報、政府與工會聯系會議、勞動關系三方機制等工會工作的重要平臺機制作用發揮相結合;與已有的困難職工幫扶基礎工作相結合;與轉變工作作風、實行嚴格的工作責任制度相結合。各級工會要按照以上“八個結合”的要求,在3月下旬正式啟動“三萬”活動,7月份之前,完成建檔立卡和精準識別工作,形成工會精準幫扶數據庫;從7月份開始,各級工會全面實施因戶施策、精準幫扶工作,并作為日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常態開展、深入推進。

    各縣(市、區)總工會、黃岡高新區工會和市直各局(系統)工會要及時報送“三萬”活動進展情況,并結合自身實際,集中一段時間對活動進行總結考核,于6月25日前形成調研報告,報市總工會辦公室。市總工會將不定期通報各級工會精準幫扶工作進展情況,并納入年底創先爭優考核。

                                   黃岡市總工會

                                   2016年3月25日

     

    關于在全省工會系統開展

    “萬名工會干部進萬企幫萬戶”活動的實施方案

     

    各市(州)、直管市、林區總工會,各大型企業工會,省直各產業(廳局)工會,省金融各行(司)工會,省直機關工會:

    根據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經省總工會研究決定,2016年在全省工會組織開展“萬名工會干部進萬企幫萬戶”活動(以下簡稱工會“三萬”活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主要任務

    在鞏固發展全省工會連續五年“三萬”活動成果的基礎上,以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顯“三性”、去“四化”為契機,以“萬名工會干部進萬企幫萬戶”為活動主題,以建檔立卡、精準識別、因戶施策、常態幫扶為工作重點,以全面覆蓋、突出重點、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為工作原則,組織動員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廣泛開展精準幫扶城鎮困難職工工作,從而不斷增進與職工群眾的血肉聯系,更好地把職工群眾團結凝聚在黨和政府周圍,努力為實施“十三五”規劃、堅決打贏我省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主要任務為:

    1.建檔立卡。全省各級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對照本地(本單位)困難職工數據庫,逐一走訪本轄區(本單位)建檔城鎮困難職工,按照統一的指標項目,全面了解困難職工生產生活狀況,準確掌握職工思想動態和意愿訴求,實地核查建檔困難職工情況變化,動態建立精準幫扶城鎮困難職工電子檔案。建檔立卡主要采取入戶調查的方式進行,實現對本轄區(本單位)建檔城鎮困難職工的“全覆蓋”。在實施調查過程中,各級工會干部要高度關注國有企業改革,及時掌握產能過剩和結構性調整行業和經營困難、兼并重組、破產清算企業中困難職工情況,新增的城鎮困難職工要及時建立困難職工檔案,納入工會幫扶范疇之中。要按照“誰填報、誰負責”的原則,如實規范填寫各類數據指標,制作數據規格統一的電子檔案,形成詳細完備的第一手調查資料,確保做到一戶一檔,為動態更新全省困難職工數據庫、有效開展精準幫扶提供數據支持。

    2.精準識別。結合全面摸底情況,各級工會組織對本轄區(本單位)建檔困難職工逐一進行實地核查、精準識別,符合入庫條件的,納入精準幫扶城鎮困難職工數據庫;不符合條件的,及時從建檔困難職工數據庫中剔除。要充分利用工會“互聯網+”職工服務體系,發揮大數據作用,開展城鎮困難職工住房、收入、其他財產等數據比對,切實做好精準識別工作。地方工會和大企產業工會精準識別的主要程序分別為:基層企業工會(工會小組)集中申報、鄉鎮街道工會(上級工會)初審、縣區(大企產業)工會審定。

    納入精準幫扶范圍的城鎮困難職工應具備如下基本條件:(一)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線,經政府救助后仍生活困難的職工家庭;(二)家庭人均收入在當地最低生活保障100%-130%范圍內的職工,由于本人及家庭成員患病、子女上學、殘疾、單親及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難的職工家庭;(三)因職工本人及家庭成員患有大病、重病、慢性病,年醫療費個人累計支出超過家庭年收入的50%;家庭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階段以外的全日制學歷教育,支付學費超過家庭年收入的50%;由于天災人禍等原因,家庭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喪失勞動能力,導致支出超過家庭年收入的50%;因上述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職工家庭。

    3.因戶施策。在全面摸底、精準識別的基礎上,全省各級工會組織要找準本地(本單位)城鎮困難職工面臨的普遍問題和共性困難,充分利用向黨委匯報、與政府(行政)聯席會議等渠道,提出幫扶救助的具體意見建議,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將城鎮困難職工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目標,納入各級政府(單位行政)困難保障體系,出臺幫扶城鎮困難職工的政策措施,充分調動社會各類資源,從政策層面上努力改善城鎮困難職工生活條件。

     全省各級工會干部要全面掌握納入精準幫扶范圍的城鎮困難職工的實際情況和脫困愿望,按照因?。ㄡt療費用沉重或喪失勞動能力)、因學(家庭教育支出占比過大)、因業(未就業或就業狀況不理想)、因災(意外傷害、自然災害)等類別,逐一分析致困原因,找準幫助職工脫困的具體措施。在教育引導廣大困難職工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建設美好生活的同時,積極發揮工會組織的獨特優勢和職能作用,因戶施策、千方百計,做好精準幫扶工作。(一)對于有創業愿望并具備一定條件的困難職工,要積極幫助爭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黨委政府優惠政策支持,發揮工會小額貸款等措施作用,扶持其自主創業。(二)對于失業或就業不理想等原因致困的職工,充分借助政府“春風行動”、“就業援助”等渠道幫助其實現就業,發揮工會金藍領、家政服務等技能培訓作用,提高職工的就業技能。(三)對于因勞動報酬、衛生安全等權益受到侵害而致貧的職工,要聯合司法、人社等部門,通過勞動調解、申請仲裁、司法訴訟等形式,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四)對于因病、因學等原因致困的困難職工,要主動協調衛生、教育等部門支持援助,發揮醫療互助、“金秋助學”等工會服務項目作用,幫助其度過難關;(五)對于個別自身條件受限確實暫時不能脫困的職工,工會要唱響“四季歌”加大定向援助力度。

    4.常態幫扶。對于納入精準幫扶數據庫的城鎮困難職工,各地方(大企產業)工會要根據職工困難狀況、緊急程度等標準,以縣區(大企產業)工會為單位,制訂分期分批幫扶規劃,從而轉入精準幫扶常態工作。要按照包干到戶、責任到人的原則,建立“主要領導負總責、班子成員齊抓共管、工會干部全員上陣、幫扶責任具體到人”的工作機制,逐一明確困難職工幫扶責任領導和具體責任人,首次確定后原則上保持不變,爭取每年協助困難職工解決1-2個實際問題。各級工會組織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本地區(本單位)困難職工常態幫扶的具體評價標準和考核體系,推動工作的有序常態發展。

    二、方法步驟

    今年工會“三萬”活動擬從3月中下旬正式啟動,至7月下旬結束,具體分為動員部署、推進實施、總結考核和長效運行四個步驟。

    1.動員部署。省總工會于3月下旬召開全省工會 “三萬”活動動員部署會議,并做好人員安排、資金籌措、資料印制、業務培訓等前期準備工作。各市(縣)工會和各大型企事業、省直產業工會要按照省總的統一部署,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具體方案計劃,明確目標范圍、工作措施、工作進度、保障措施和考核問責機制,并在本地區(本單位)進行動員部署,確保全省工會“三萬”活動順利啟動和有序推進。

    2.推進實施。3月下旬至7月中旬,是集中開展全省工會“三萬”活動的實施階段。7月份之前,各地方(大企產業)工會要完成建檔立卡和精準識別工作,形成本地區(本單位)工會精準幫扶數據庫;從7月份開始,各地方(大企產業)工會全面實施因戶施策、精準幫扶工作,并作為日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常態開展、深入推進。

    3.總結考核。各地方(大企產業)工會要結合自身實際,集中一段時間對活動進行總結考核。省總工會將不定期通報各地方(大企產業)工會精準幫扶工作進展情況,并結合年底創先爭優考核工作,對在活動中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集中進行表彰。

    4.長效運行。各地方(大企產業)工會要堅持“三萬”活動集中推進與長效運行相結合,充分運用好活動中形成的調研成果,形成總結調研報告上報黨委政府和上級工會,調研報告中要有詳實的數據、具體的案例、鮮明的觀點和有效的措施建議,為黨委政府和上級工會解決職工生產生活困難、推動城鎮困難職工脫貧解困提供決策依據。同時,要客觀分析活動中存在的困難和不足,并制定長期規劃,出臺具體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建立完善長效機制,推動工會精準幫扶工作的長效發展。

    三、工作安排

    省、市、縣三級工會領導機關要全員參與,組成由本單位領導同志帶隊的若干個工作組,深入開展工會“三萬”活動。

    1.省總工會主抓督導。

    省總工會本級機關組成11個工作組,分別由省總領導帶隊,到全省各市(縣)和大型企事業單位開展“三萬”活動。在活動中,省總領導負責督導推進該地區(單位)工會精準幫扶工作,并定點聯系1個縣市區工會和2名困難職工,機關干部定點聯系1名困難職工。具體名單由省總工會工作組和地方(單位)工會協商確定。

    2.市州(縣區)總工會具體實施。

    各市州(縣區)總工會應結合各自實際,制訂具體的工作方案,籌措相應幫扶資金,組成由本單位領導同志帶隊的若干個工作組,在所轄地域內開展“三萬”活動。

    3.鄉鎮(街道)和社區工會積極參與。

    各鄉鎮(街道)工會和社區工會應在配合上級工會開展工作的同時,積極在本轄區內開展活動。省、市、縣、鄉鎮(街道)和社區工會要統籌安排困難職工精準幫扶對象,確保不重復、不交叉。

    4.企事業產業工會各負其責。

    各大型企業和省直產業工會要按照本次活動的要求,結合各自實際,積極組織工作力量在本企業、產業下屬企業中開展活動。

    四、組織領導

    1.成立工作機構。

    省總工會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省總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全省工會“三萬”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省總辦公室、生活部牽頭,研究室、宣教部、財務部、教育工會、經貿工會、大企工委、機關黨委、幫扶中心參與日常工作),具體負責活動的總體規劃、統籌協調、組織實施、督辦落實和總結表彰等日常工作。各地方(大企產業)工會都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明確工作專班,切實形成推進活動有力有序有效開展的工作合力。

    2.完善工作機制。

    全省工會“三萬”活動在省總工會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集中開展。省、市、縣三級工會要加強指導服務,做到定期研究工作、及時督促推進、認真檢查考核,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各級工會要主動向上級工會報送活動動態、工作成效和典型經驗等信息,溝通工作情況、協調工作步調,形成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機制。要注重工作總結、發掘典型經驗、推進成果運用,在此基礎上健全完善相應的考核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各級工會和廣大工會干部推進精準幫扶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嚴肅工作紀律。

    各級工會派出工作組要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六條意見”,按照中央、省委、全總和省總關于工作紀律作風的有關規定,不搞層層陪同和迎來送往,不得增加基層的工作負擔,努力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真摯的群眾感情和務實的工作作風展現工會干部的良好風貌。

     

    附:2016年全省工會“三萬”活動困難職工調查表

     

                                         湖北省總工會

                                     2016314

     

     

     

     

     

     

     

     

     


    Top 97精品亚洲人
  • <pre id="r6cyb"></pre>
    <track id="r6cyb"></track>

  • <track id="r6cyb"></track>